國立雲林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公開授課實施要點
中華民國108年8月29日全校教學研究會通過
中華民國108年9月2日校長核定
| (一) |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|
| (二) | 108年5月1日臺教國署高字第1080045919號函頒「高級中等學校實 施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參考原則」 |
| (三) | 105 年 10 月 17 日臺教國署國字第 1050111992 號函頒「國民中 學與國民小學實施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參考原則」 |
| 為鼓勵校內教師共備發展促進學生學習的課程與教學,透過課堂實施實踐共備的教學方案與策略,並能於觀課結束後進行議課檢討與精進。 | |
| (一) | 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任用之現任校長及專任教師。 |
| (二) | 依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聘任,聘期為三個月以 上之代課、代理教師。 |
| (一) | 符合公開授課人員每學年至少公開授課一次, 每次以一節為原則 ,並得視課程需要增加節數 。 |
| (二) | 公開授課人員協定校內外教師(以下簡稱觀察教師)進入公開授課班級 內(若協定未成由教務處安排),觀察教師教學與學生反應回饋;其次邀請同領域教師及同社群教師。 |
| (三) | 公開授課課程於觀課前得進行課程共備。其方式為召開觀課前會議讓觀課者瞭解學習目標、教學流程、班級特性分析、教學所關切的焦點及觀議課重點與觀課倫理等。 |
| (四) | 公開授課人員宜準備單元學習活動設計、上課教材、學生座位表、學習單與觀課表。 |
| (五) | 公開授課內容, 應包括課前說明、教學觀察及專業回饋。 |
| (六) | 授課人員、教學觀察者,應檢具共同備課、教學觀察、專業回饋 或專業成長計畫或其他相關紀錄、證明,送教學組留存相關資料。 |
| 公開授課觀察前會談紀錄表如附件一,教學觀察記錄表如附件二,觀察後回饋會談紀錄表如附件三。 | |
| 執行公開授課表現優良之教師,得依本校教職員獎 勵標準規定提請敘獎。 | |
| 本要點經教學研究會通過,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,修正時亦同。 |
附件一
國立雲林特殊教育學校
教學觀察/公開授課-觀察前會談紀錄
授課教師: 任教年級: 任教領域/科目: 回饋人員: 任教年級: (選填)任教領域/科目 (選填) 備課社群: (選填) 教學單元: 觀察前會談(備課)日期: 年 月 日 地點: 預定入班教學觀察(公開授課)日期: 年 月 日 地點: |
一、學習目標(含核心素養、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): 二、學生特質分析(含學生先備知識、起點行為、學習特性…等): 三、教師教學預定流程與策略: 四、教學關切重點與觀察焦點: 五、教學評量方式(請呼應學習目標,說明使用的評量方式): (例如:紙筆測驗、學習單、提問、發表、實作評量、實驗、小組討論、自評、互評、角色扮演、作業、專題報告、其他。) 六、回饋會談日期與地點:(建議於教學觀察後三天內完成會談為佳) 日期: 年 月 日 地點: |
附件二
授課教師: 任教年級: 任教領域/科目: 回饋人員: 任教年級: (選填)任教領域/科目: (選填) 教學單元: ;教學節次:共 節,本次教學為第 節觀察日期: 年 月 日 | |||||
層面 | 指標與檢核重點 | 事實摘要敘述 (含教師教學行為、學生學習表現、師生互動與學生同儕互動之情形) | 評量(請勾選) | ||
優良 | 滿意 | 待成長 | |||
A 診斷 | A-1掌握學生學習特性與先備知識,促進學生學習動機。 | ||||
A-1-1能確實了解學生學習特性及以先備知識為基礎。 | (文字敘述,至少條列三項具體事實摘要) | ||||
A-1-2了解學生的錯誤概念類型。 | |||||
B 程設計與教學 | B-1掌握教材內容,實施教學活動,促進學生學習。 | ||||
B-1-1 有效連結學生的新舊知能或生活經 驗,引發與維持學生學習動機。 | (文字敘述,至少條列三項具體事實摘要) | ||||
B-1-2 清晰呈現教材內容,協助學生習得重 要概念、原則或技能。 | |||||
B-1-3 提供適當的練習或活動,以理解或熟 練學習內容。 | |||||
B-1-4 完成每個學習活動後,適時歸納或總 結學習重點。 | |||||
B-2運用適切教學策略與溝通技巧,幫助學生學習。 | |||||
B-2-1 運用適切的教學方法, 引導學生思 考、討論或實作。 | (文字敘述,至少條列三項具體事實摘要) | ||||
B-2-2 教學活動中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。 | |||||
B-2-3 運用口語、非口語、教室走動等溝通 技巧,幫助學生學習。 | |||||
B-2-4交替使用不同表徵或例子使學生理解或 將複雜的問題轉換為簡單的形式 | |||||
B-2-5能提出關鍵問題引發學生思考,而觀建 問題能扣合單元目標。 | |||||
C 課程評量 | C-1運用多元評量方式評估學生能力,提供學習回饋並調整教學。 | ||||
C-1-1 運用多元評量方式, 評估學生學習成 效。 | (文字敘述,至少條列三項具體事實摘要) | ||||
C-1-2 分析評量結果,適時提供學生適切的學 習回饋。 | |||||
C-1-3根據評量結果,調整教學。 | |||||
C-1-4 運用評量結果,規劃實施充實或補強性 課程。(選用) | |||||
D 學生學習 | D-1檢視學生的學習回饋與參與狀態 | ||||
D-1-1學生是否相互關注和聆聽? | (文字敘述,至少條列三項具體事實摘要) | ||||
D-1-2學生是否互相協助和對話? | |||||
D-1-3學生是否學習投入參與 | |||||
D-1-4學生之回饋能具體回應教師問題 | |||||
D-1-5學生是否有情意觸動 | |||||
綜合回饋與意見 |
觀察教師簽名: 觀察日期:
附件三
國立雲林特殊教育學校
教學觀察/公開授課-觀察後回饋會談紀錄表
回饋人員: 任教年級: (選填)任教領域/科目 (選填) 備課社群: (選填) 教學單元: 觀察前會談(備課)日期: 年 月 日 地點: 預定入班教學觀察(公開授課)日期: 年 月 日 地點: |
二、學生課程前後之差異:
三、教師教學預定流程與策略:
四、教學關切重點與觀察焦點:
五、教學評量方式(請呼應學習目標,說明使用的評量方式): (例如:紙筆測驗、學習單、提問、發表、實作評量、實驗、小組討論、自評、互評、角色扮演、作業、專題報告、其他。) 六、其他建議 |